1、稱完商品不恢複到零位,而是繼續按累計鈕去稱下一份商品,這樣第二次稱量顯示的便是與(yu) 前一次重量的總和;
2、帶盤出售商品,電子秤空秤數顯示確實是零,但是把盤子和商品一起放在電子秤上計量時,盤子重量已變為(wei) 商品的重量了;
3、偷梁換柱,先將一質量輕的秤盤放上待消費者購買(mai) 商品時,商家卻將另一個(ge) 質量重的秤盤連同商品一起放到秤上,秤盤的質量差就這樣換算成了商品的金額加到消費者的賬上;
4、電子秤空秤數顯屏應該是零數,但經營者稱重前卻在顯示重量的數字中事先存儲(chu) 一定數目的底數,這些底數便同所購商品一起計價(jia) ,粗心的消費者一般不會(hui) 留意;
5、經營者在售物時,將商品重重地丟(diu) 進秤盤,借助慣性衝(chong) 擊力使電子數值顯示瞬間人為(wei) 加大,然後馬上將商品拿起;
6、在結算時,通過對按鍵的快速操作,在重量或單價(jia) 上暗中加上零點幾再相乘,使最後計算出來的總金額增加;
7、故意將雜物堆放在電子屏幕前,使那些大意的消費者不去認真看字幕,從(cong) 而隨心所欲地搗鬼;
8、不調整單價(jia) ,價(jia) 廉的也按價(jia) 高的稱重計算;用硬物或紙張墊高秤身一角,使稱出的分量偏重;將包裝計算在貨值內(nei) ,如螃蟹連草繩一起稱重,把帶水的草繩和海鮮一起計價(jia) 等等。無檢定屬非法使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