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年非自動天平(以下簡稱“天平”和非自動秤(以下簡稱“秤"的概念越來越模糊,隨著電子秤和電子天平的廣泛使用,無論是使用者、製造商還是計量檢定機構都有點盲從(cong) 。到底什麽(me) 是秤、什麽(me) 是天平,它們(men) 有何聯係和區別。
在以前,當電子秤(天平未出現時,當時的機械天平和機械磅秤都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,但是在外觀和結構上能夠很清楚的辨別出(機械天平或秤,而現在電子逐步代替機械,僅(jin) 從(cong) 外觀和結構上已無法判別哪種是電子秤或電子天平。
如何區分電子天平和電子秤,很多人大致的觀念是以精度等級來劃分的,精度高的為(wei) 天平,精度低的就是秤。
還有的觀點認為(wei) ,電子天平是通過平衡來實現稱重的,而電子秤隻是應變片產(chan) 生形變而產(chan) 生電壓通過計算得到的。
另外還有一個(ge) 觀點,雖然電子天平和電子秤,用的測量元件都是稱重傳(chuan) 感器,信號處理也都是通過模數轉換,變成數字量後,再傳(chuan) 輸到顯示和通訊等器件,在功能設計上,又都有清零、去皮重、重力加速度修正等,但主要區別是,天平的顯示位數多一些,分辨率和準確度高一些,對應用環境要求嚴(yan) 一些,秤顯示的位數少一些、準確度低一些、使用條件寬一些。
認為(wei) 將兩(liang) 者加以區別還有別的說法,相對於(yu) 過去使用的機械天平來說天平稱量出來的是質量,而利用傳(chuan) 感器測量出來的都是重量筆者對上述一些觀點有不同看法,就物理學的概念來說,質量和重量完全是兩(liang) 個(ge) 不同的物理量。因此隻要了解學習(xi) 質量的定義(yi) 和數據形成的過程就很容易理解,質量是物體(ti) 的固有屬性,是物體(ti) 所含物質多少的度量,一個(ge) 物體(ti) 的重量和各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是不變的,這個(ge) 比值就是物體(ti) 的質量。所以質量是不變的量,不會(hui) 因為(wei) 地理位置的改變而變化。質量和重量雖然密切相關(guan) ,但是它們(men) 概念不同、量的變化規律不同、計量單位不同,重量是物體(ti) 所受地球重力大小的量度,是地球對物體(ti) 的萬(wan) 有引力與(yu) 因地球自轉而作用在物體(ti) 上的慣性離心力的合力的值。質量不是力,是物體(ti) 慣性和引力大小的量度,物體(ti) 的重量是變量,質量是一個(ge) 恒量。另外,質量的國際單位中是千克(公後,重量的單位是牛頓。所以,無論秤還是天平都是測量質量大小的計量器具。最近還有一種說法,電子天平與(yu) 電子秤傳(chuan) 感器的結構不一樣,電子天平使用電磁力傳(chuan) 感器,電子秤使用一般的應變傳(chuan) 感器。
了解一下OMIL R60對稱重傳(chuan) 感器的解釋:在考慮了使用地點重力加速度和空氣浮力影響後,將被測量值(質量 轉換成另一種被測量值(輸出從(cong) 而測量質量的力傳(chuan) 感器。要知道電子秤不僅(jin) 僅(jin) 就隻使用電阻應變式傳(chuan) 感器,而電子天平也有采用電阻應變式傳(chuan) 感器的。如果從(cong) 使用傳(chuan) 感器來區別的話(稱重傳(chuan) 感器按轉換方法分為(wei) 光電式、液壓式、電磁力式、電容式、磁極變形式、振動式、陀螺儀(yi) 式、電阻應變式等,以電阻應變式使用最廣,那麽(me) 使用電阻應變式傳(chuan) 感器的電子天平又該叫什麽(me) 計量器具?同理,使用非電阻應變式傳(chuan) 感器的電子秤又該叫什麽(me) 呢?所以,用傳(chuan) 感器的結構區分秤和天平也是不科學的。
實際上筆者認為(wei) 從(cong) 計量檢測的角度不能人為(wei) 的劃分秤和天平。首先這些計器具有何定義(yi) ,JF 1181-2007《衡器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(yi) 》對衡器的解釋是:通過作用在物體(ti) 上的重力來確定該物體(ti) 質量的一種計量儀(yi) 器。在JG 555-1996《(非自動秤通用檢定規程》裏對秤的解釋是:通過作用在物體(ti) 上的重力來測定該物體(ti) 質量的一種計量儀(yi) 器。而對於(yu) 天平的術語解釋,JG1036-200(電子天平檢定規程》
裏的概述是這樣的:通過作用在物體(ti) 上的重力來確定該物體(ti) 質量,並采用數字指示輸出結果的計量器具。根據不同檢定規程裏的術語解釋,電子天平和電子秤根本就是同一種計量器具,也沒有說明電子天平測量結果是質量,電子秤的測量結果就是重量。也就清楚說明不管是天平還是秤,都符合上述的定義(yi) 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