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傑電子稱檢定,電子秤那點事市場上流行的都是台式雙傑電子秤,此類秤由傳(chuan) 感器、電路板、顯示器等零件組成,因天天使用,受衝(chong) 力、震動、濕度、溫度等因素影響,如果精度下降、計量不準,買(mai) 賣雙方都會(hui) 吃虧(kui) ,但買(mai) 方吃虧(kui) 的占多數。近日蘇州市計量所技術人員對蘇州市數家農(nong) 貿市場、超市開展專(zhuan) 項檢查,主要看在用電子秤是否經過檢定,有無作弊騙人的。
經查,部分農(nong) 貿市場電子秤均無有效檢定標簽,一台秤差幾十克,一年就會(hui) 多賺上千元。秤盤會(hui) 不會(hui) 暗中加碼,是每位市民的疑慮和擔心,也是此次檢查重點。技術和執法人員首先來到農(nong) 貿市場,對市場水果、鮮肉、水產(chan) 品、麵食和餐飲類等攤位排查。
那麽(me) ,秤若未加底碼,使用中是否就合格呢?在超市涼拌菜專(zhuan) 賣區,執法人員將秤砣放在一秤盤上,結果顯示2.034千克。服務員說,可能是沒去掉秤盤上的皮。但執法人員定睛一看,隻見台秤前的不鏽鋼盆裏,斜擱著一把漏勺,勺把正好壓在秤盤上。賣場經理稱服務員不是故意的。
碎片遮住電子秤視線市民讀數難辨認:在奇山農(nong) 貿市場一賣菜的攤位前,一台秤讀數窗口左上角,呲出一塊粘著灰土、呈現拐角形的塑料片,其下朝向買(mai) 方的分量數據幾乎被遮。攤主說,秤已用了多年,表麵保護膜老化、碎了。
在執法人員監督下,攤主用刀片將其割掉,分量窗口才全露出。檢查期間,未發現典型作弊者,是否就說明用秤者都守法呢?技術和執法人員介紹,相應作弊花招還真不少,主要分兩(liang) 大類:一類是表麵使用真秤,暗中卻做手腳;另一類是假秤冒充真秤,攜帶作弊功能。既然作弊花招不少,檢查期間緣何未發現典型騙人者呢?技術和執法人員介紹,攤主在秤上作弊後,若在遠處看到檢查的,隻要關(guan) 閉秤上電源開關(guan) ,重新再開,原存作弊設定程序就會(hui) 消失。
